西文理校发〔2020〕81号
一、总则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由教学质量标准、程序、过程、资源和组织机构等构成,用以保证并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
建立西安文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理念是: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建立基于产出的专业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明确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全方位实施教学质量管理;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闭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以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学资源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为主线,通过建立面向产出评价改进机制,即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控和持续改进,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办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大学。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由组织决策系统、实施保障系统、监控评价系统和分析反馈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
建立西安文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1]6号)、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厅字〔2020〕1号)。
二、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一)组织决策系统
包括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1.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u 内容:学校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发展规划、教学中心地位。
u 质量目标
(1)学校定位
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趋势相一致,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表述清晰准确。
(2)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符合时代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思路清晰,质量意识强。
(3)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各分规划准确体现学校定位。
(4)教学中心地位
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政策明确,措施扎实、有效,全校各部门服务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清晰,保证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u 责 任 人:党委书记、校长
u 执行部门: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2.人才培养目标
u 内容: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总目标
u 质量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总目标
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定人才培养总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子目标及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具体化、可操作。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3.专业设置与调整
u 内容: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结构调整、新专业申报
u 质量目标
专业发展规划符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区域战略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布局与结构合理,实施动态管理;增设新专业符合学校发展规划,论证充分;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4.人才培养方案
u 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调整、执行
u 质量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要符合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分要求、毕业标准等教学质量基本内容。培养方案的制订须结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求,吸收用人单位和相关行业专家、管理人员的意见,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二)实施保障系统
包括运行实施和支持保障两大部分。运行实施包括招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学生指导与服务、体育教学与锻炼、教风学风、学籍管理等;支持保障包括人力资源、经费、设施、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运行实施系统
(1)招生
u 内容:招生计划、招生宣传、录取、生源质量分析。
u 质量目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编制体系;完善招生计划的组织实施措施,在计划编制、招生宣传、投档录取、补充录取、入学教育各环节有保障生源质量的具体措施;开展生源质量分析与反馈等工作;招收合格生源,确保生源质量。
u 责 任 人:分管招生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纪委、二级学院
(2)课堂教学
u 内容:教学准备、课堂授课、作业辅导、成绩考核等。
u 质量目标
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场所和设备;教学基本文件齐全,开课前应编制完成课程教学纲要,选定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填制教学进度表,编写讲稿或教案,制作教具或课件;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和控制课程进度、课堂秩序,实现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二级学院
(3)实践教学
①实验(实训)教学
u 内容: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报告、实验考
核等教学环节。
u 质量目标
实验教学文件完备;实验场所、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满足实验教学需要,保证实验课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高;实验教学队伍和技术队伍结构合理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制订实验准备、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批改、实验考核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有保证实验教学研究和教改的措施;实验室开放制度完善,措施到位;通过实验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专业能力的目标。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分管实验室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②实习教学
u 内容:工程实训、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
u 质量目标
实习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专业领域或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实习环节要具备实习教学纲要、实习指导书、实习报告和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等基本教学文件;实习管理规范、有序,注重全过程管理,加强实习安全教育,实习质量良好;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深入工作岗位系统掌握并学习专业职业基本技能、原理,掌握设备、工序、程序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熟悉本专业生产(管理、服务)过程,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岗位工作实际结合,缩短从学生到岗位工作人员的适应期。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③毕业论文(设计)
u 内容:包括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主要环节包括
选题与开题、指导与审阅、答辩与考核等。
u 质量目标
通过论文(设计)教学,指导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展初步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通过选题、开题、指导、审阅、答辩等环节的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与写作能力。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4)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
①科技创新
u 内容:包括科技教育活动、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
u 质量目标
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创新与实践教育实施活动计划,并有系统地组织实施。通过创新性教育与各种科技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创新性学习、研究和创造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养。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②第二课堂
u 内容:团体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
u 质量目标
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相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制度健全,活动开展有计划,活动管理规范,参与活动的学生范围广、参与人数多,活动效果好;通过第二课堂建设,为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聆听学术讲座、参加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社会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u 责 任 人:分管学生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二级学院
(5)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u 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人文修养、学生管理教育与指导服务。
u 质量目标
在人才培养规格中明确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求,确立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为重要内容的德育目标,有行之有效的培养规划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配备和培训专职辅导员队伍;实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制度,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通过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的培养体系,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和人文修养的养成与涵育,不断丰富人才素质结构,充实思想内涵,培养适合社会需要、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
通过学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逐步树立形成良好的传统和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继承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完善学习品性和健全人格。
u 责 任 人:分管学生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学生处、招就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学院
(6)体育教学与锻炼
u 内容: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等。
u 质量目标
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广大学生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进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体育学院、其他二级学院
(7)学籍学业
①学籍管理
u 内容:学籍注册、学籍异动、处分与处理、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
u 质量目标
通过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注册、学籍异动、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健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统一的学生学籍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和分析的机制,建立起规范化、信息化的学籍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学籍信息完整性、准确性,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水平。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处、二级学院
②成绩考核
u 内容:包括理论课程、实验类课程以及各类实习、论文及其他实践
教学环节的成绩考核。考核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命题、考核组织与实施、试卷评阅与成绩评定、成绩管理、试卷管理、缓考与补考、免修与免试等。
u 质量目标
建立健全成绩考核管理制度,规范成绩考核管理,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全面检验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业水平,反映学校教学水平与质量。同时,通过成绩分析发现教学问题,科学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提高课程与各环节教学质量。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③ 教学档案
u 内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鉴定、利用和统计。
u 质量目标:归档及时,资料齐全,管理规范,管理手段先进,充分
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2.支持保障系统
(1)人力资源保障
u 内容: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
u 质量目标
①师资队伍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政策措施并有效执行;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通过师德和教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通过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提升业务能力;通过教师考核奖惩机制,保证教师投入教学;发挥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满足适应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
②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合理,措施得当,满足服务教学的需要;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教学管理研究与改革实践成果显著,对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教学管理队伍培训制度化。
u 责 任 人:分管人事副校长
u 执行部门:人事处、教务处、二级学院
(2)经费
u 内容:经费投入、分配及效益
u 质量目标
建立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学校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合理比例;教学经费投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使用公开合理;生均教学经费达到教育部标准,有保证教学经费投入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逐年增长的机制;教学经费分配比例合理,使用效益高。
u 责 任 人:分管财务副校长
u 执行部门:计划财务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
(3)设施
u 内容:教室(语音室、机房)、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等
u 质量目标
按照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指标要求,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建立教学设施与场所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教学设施与场所建设;通过增加对教学设施与场所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与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使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等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与场所配置齐全完善,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
u 责 任 人:分管国有资产、实验室、信息化、图书馆副校长
u 执行部门: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体育学院
(4)教学基本建设
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①专业建设
u 内容:专业定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u 质量目标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建设计划以及专业建设与调整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本科专业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要求,专业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思路清晰,措施落实到位;专业建设体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体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的重点和特色专业;培育和遴选专业带头人,形成以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学成果丰富;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突出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处、二级学院
②课程建设
u 内容: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建设和课程教学纲要、课程教材、精品课程、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等。
u 质量目标
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按照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制订课程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课程建设思路清晰、计划具体、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有各类课程建设评价标准;课程评价工作体系完整、合理;课程教学大纲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校企合作建设课程。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③教材建设
u 内容:优秀教材选用、自编教材编写、教材质量评价。
u 质量目标
按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制订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通过教材建设与管理,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推广和使用获国家级或省部委级奖的“优秀教材”“推荐教材”“规划教材”;加强自编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建设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自编特色教材和校企合作教材,逐步形成教学参考书、教学指导书、案例集、习题集等系列化的辅助教材体系;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和质量评价制度,有科学的选用教材和自编教材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教材质量评价活动。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④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u 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实验课程、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训练等。
u 质量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各实践教学环节要具备课程教学纲要和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并按照指导性文件要求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实验课程、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训练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和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建立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体系和科技活动项目,具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条件;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⑤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u 内容:包括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条件建设、师资培训、训练项目。
u 质量目标
形成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开放共享机制、实践教育培养模式、实践教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建设、实践教育系列教材、质量监控体系等;建立一支由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并制订相应的业务培养、培训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积极拓展和实践基地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项目开发。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科研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二级学院
⑥实验室建设
u 内容:体制与管理、实验任务、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实验室安全。
u 质量目标
实验室建设有规划、有措施,管理规范,符合人才培养要求;仪器设备运行与维护正常,利用率高;管理机制先进,建成一定数量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有一定数量的校企共建实验室且运行有效。
u 责 任 人:分管实验室建设副校长
u 执行部门: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二级学院
(5)教学改革与研究
u 内容: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课程建设项目、教研活动等。
u 质量目标
制订教学改革与研究相关规章制度与政策措施,经常性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建立教学改革与研究激励政策机制,鼓励教师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把教学改革与研究纳入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通过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研究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项目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供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建立教研室活动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活动及学术活动。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二级学院
(6)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u 内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u 质量目标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需求,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教育部标准;文献信息资源使用效果好、利用率高,管理手段先进;校园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能保障教学、科研需要;教学资源库建设有一定规模、利用率高;教学应用软件系统配置到位、运行效果好。
u 责 任 人:分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副校长
u 执行部门:图书馆、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二级学院
(三)监控评价系统
监控评价系统包括教学质量定期评价和教学过程监控系统。
1.教学质量定期评价系统
内容:教学质量定期评价系统是以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分析为主线,实施教学环节和效果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对二级学院教学状况以及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等的单项或综合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水平的总结性评价,形成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机制,确保评价结果支持开展持续改进的各项工作。
u 质量目标
对人才培养质量实行全程全方位质量跟踪和监控,确保过程规范,严格执行标准,掌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为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u 责 任 人:分管评估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各部门、二级学院
2.教学过程监控
u 内容:包括教学运行检查、教学专项检查、专项评估和日常监控等。教学运行检查是对教学管理状态、教学秩序和运行状态等的检查,有日常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包括期初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两种形式;教学专项检查包括学期教学检查、考试试卷抽查、毕业论文检查与抽查和毕业实习检查等;专项评估主要包括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专业评估等,由专家组就教育教学的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评估;专项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督导评价是日常监控的主要途径,由教师同行、学生和督导专家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形式。
u 质量目标
通过教学运行检查制度建立对日常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控制机制,在检查过程中能够使职能部门、教学部门与教师之间教学运行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教学专项检查是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检查分析,找出工作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日常监控是通过资深教学督导专家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检查、听课、评价,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发现日常教学运行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相关教学部门和师生规范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u 责 任 人:分管教学、质量监控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二级学院
(四)分析反馈系统
分析反馈系统依据监控评价系统形成的原始数据,进行信息调查分析处理,同时开展以教学督导、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人士等为对象的信息调查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于组织决策系统,是组织决策系统持续改进的依据,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闭环。
1.分析反馈
u 内容:教学质量分析是学校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对人才培养
过程的主要环节或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总结和分析。同时开展以教学督导、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人士等为对象的调查分析。
u 质量目标
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或影响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总结和分析,比较教学状态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偏离,查找问题产生的实质,为改进教学资源的配置、强化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使教学运行始终保持最优状态。
u 责 任 人:分管质量监控工作副校长
u 执行部门:教务处、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人事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
2.改进
u 内容:包括制订纠正措施、形成改进方案、进行持续改进等。
u 质量目标
建立反馈制度,在广泛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并对各类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以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学通报、工作建议、工作总结、分析报告等形式,把对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职能部门、教学部门、教师,通过对教学工作偏离教学质量目标的持续修正、纠偏和改进,逐步完善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达到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满足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u 责 任 人:分管质量监控副校长
u 执行部门: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
三、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及其职责
内容包括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工作机构及各自的职责,同时明确了本科教学质量的监督系统、主要监督内容以及有关监督单位。
(一)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领导机构是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其成员由校长、相关工作分管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外专家、企业专家代表等组成。
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工作中的职责主要有:
1.统一领导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订、修改和实施;
2.制定制有关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3.监督各个工作机构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情况和监督单位实行监督的情况;
评估与质量监控办公室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作。职责主要有:
1.负责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作;
2.组织专项检查和评估;
3.汇总、统计各个工作机构和监督单位等提交的有关表格、数据、报告等;
4.完成校领导(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工作机构及其管理职责
执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的工作机构为现有的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分管相关业务工作的副校长对校长负责;教务处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主要执行机构,人事处、计财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宣传部、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处、图书馆、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分别制定、执行各自业务工作质量标准;各二级学院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主体;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中每个项目工作机构的基本管理职责是:
1.制订相应的质量子目标及其质量指标;
2.制订实现质量子目标和达到质量指标的计划;
3.组织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
4.根据监督系统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改进。
(三)监控评价系统及其主要监督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项目的执行情况及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主要围绕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分析反馈开展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监控、教学评价、基本建设等。
1.教学监控
教学监控主要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监控和评价。通过听评课制度、日常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日志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进行;二级学院监控主要通过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负责人为学院领导;专家监控指教学督导听课制度,负责部门为评估办;同行监控指二级学院内部同行听课制度,负责部门为二级学院;学生监控指学生信息员制度和网上评教制度,负责部门为评估办和二级学院。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监控的基础上,实行周期性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主要形式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容包括评教、评管、评学、评建等。
评教是对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包括整体教学水平评估和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试卷评估等专项评估,负责部门为评估办、二级学院。评管是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负责部门为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评估办。评学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由新生综合信息统计、教师评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毕业生满意度分析、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等组成,负责部门为评估办、招就处、学生处、二级学院。评建是对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检查评价,负责部门为评估办。
外部评价是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毕业生履职情况;定期邀请中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毕业生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改进课程教学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教育发展形成良好的契合度,负责部门各二级学院。
3.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是根据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反馈的结果,进行的一系列自我调控和基本建设。教学建设由“四建”构成,即质量标准建设、条件保证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改进激励建设。
质量标准建设有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组成,负责部门为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二级学院。
条件保证建设主要是对涉及教学工作的人(干部、教师、学生等)、财(教学经费、图书仪器经费等)、物(图书、仪器、用房、校园网、生活等)的保证和建设,责任部门为组织部、人事处、计财处、基建处、国资处、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处。
管理制度建设包括校院两级管理、学科专业管理、课程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等建设,负责部门为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二级学院。
改进激励建设包括信息反馈、质量改进、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负责部门为各质量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