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全面推动我校公共课教学综合改革,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精神,结合2015年陕西省第四轮巡视诊断及转型发展试点专项评估的专家反馈意见和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针对我校公共课教学现状难以满足发展需要的问题,我校决定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实施综合改革,探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公共课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各类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既要以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为依据,更要联系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同时结合课程本身的目标和特点,本着“分级分类、能力导向、学生主体”的原则进行。
(一)分级分类的原则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分级分类的方式教学。根据新生入学实际水平及能力,将学生编入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班级进行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步推行学分制管理。
(二)能力导向的原则
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点重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科学的与时代接轨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新理念,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核。
(三)学生主体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鼓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现场教学、虚拟教学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方式。
三、改革方案
(一)范围与要求
在全校公共课中选取师资资源较为充沛、学生覆盖面较为广泛、拥有较好学分制试点基础的《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进行首轮改革,计划从2016级新生开始实施,分三轮完成全部公共课的改革。
新生课程表排定后,由相关学院抽签直接确定试点学院,《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选定三个学院,《大学英语》选定两个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选定部分学院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试点改革。
(二)初步方案
1.以分级分类为指导,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分级分类的方式教学,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大学英语》采用选班制和合班教学相结合,《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采用选班制,思政类两课采用合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和更新,选用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型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创新性得到高度统一。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课外技能性训练。大学英语和计算机两门课要把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考评标准,允许采取以国家定级考试成绩替换学生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学业成绩。
2.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支持教学方法改革,组织观摩教学、示范教学,积极推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等的应用,承担公共课教学的二级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试点班或试点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尝试,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载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注重阶段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应予以鼓励与推广。
3.以能力为导向,改革考试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改革单一的集中闭卷笔试和一次性终结考试的方法。要打破“考试”与“考查”的界限,逐步取消清考制,实施闭卷、开卷、面试、口试、小论文、大作文、读书报告、实践考试、实验报告等多种考试形式,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把“因教施考”、“因人施考”、“全面考核”、“过程考察”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考试活动中,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引进试题库管理系统,采用立项的方式逐步自主开发基础课程试题库,实现真正的教考分离,由教师集体流水阅卷,确保考试公正性。逐步探索并实施全学期开放式、动态的考试管理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设立教学改革专项经费,保证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款项用于公共课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加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项目的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经费到位,责任到人。
出台配套措施资助、奖励积极参加公共课试点教学改革的团队及个人。对参加试点的教师年终教学工作量按正常教学工作量的1.1--1.5倍计算。同时根据同行评价、学生评教、督导评价、选课人数、考核情况等综合因素考核教师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好的团队及个人进行奖励。
(二)加强公共课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学梯队
认真落实公共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使教师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加强公共课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师队伍中大力普及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和多媒体教学能力;加快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培养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公共课教学名师。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保证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日常教学监督,实行教学的全过程控制。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学生评教的力度。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的作用,加强对公共课教学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评估。
各公共课开课单位要围绕我校公共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订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