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
为深入推进我校师范专业改革与发展和专业认证工作,进一步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第六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师范类专业大三、大四在校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在校生(卓越师范生参赛人数不得低于卓越师范生总人数的60%)。已参加往届比赛并获奖励的,不得重复参赛。
二、大赛分组及比赛内容
(一)大赛分组
本次比赛分为学前教育组、小学教育组和中学教育组三个组别。
(二)比赛内容
以考核师范生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为重点,三个组别比赛内容如下:
1.学前教育组
比赛内容包括环境支持、故事创编、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教学设计方案与课件制作、模拟授课与回答问题五项。
2.小学教育组
比赛内容包括书写、语言表达、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三项。
3.中学教育组
比赛内容包括书写、语言表达、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三项。
各组别由承办学院分别制定《校赛实施方案》,详细说明比赛内容的具体要求、权重、评分标准及比赛流程。向全体师范生公布并报教务处大创中心备案。
三、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教务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体育学院
协办单位: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音乐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 任:陈 刚
副主任:徐东升
成 员:蔡 军 郝延军 韩红建 陈广锋 张运良
翟云会 张九东 路 娟 曹 莹 崔 林
刘维春 查 毅 田 军 杨艺媛 张云哲
组委会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学前教育学院负责学前教育组校赛组织实施工作,师范学院负责小学教育组校赛组织实施工作,体育学院负责中学教育组校赛组织实施工作。
(二)评审专家组
评审专家组由各承办学院负责遴选及聘任。
1.大赛命题专家和评委由高校教师和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含中小学教科研人员)组成。
2.命题专家和评委在各学院推荐、组委会遴选的基础上聘任,每一组评委由5人组成,其中来自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专家不少于2人。
3.专家遴选标准
(1)责任意识强,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地履行职责。
(2)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含中小学教科研人员)中产生的专家需具有高级职称,高校专家一般需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艺体类专业除外);教龄原则上为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
(3)熟悉学前或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并具有相关学科专业教科研的实践经验。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命题出卷工作的需求。
(5)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选拔考试中承担过命题或评委工作的专家优先遴选。
4.专家组职责:根据分工,负责相关比赛项目的命题组卷、制定评审标准及细则,参加现场评审等工作;在组长领导下,研究解决大赛过程中出现的学科专业问题;完成大赛组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大赛进程
(一)学院初赛(2025年10月28日-11月10日)
1.组织:各学院须成立院级比赛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具体组织本学院师生参赛事宜。
2.训练:各学院须根据比赛内容,对参赛选手进行赛前指导和训练不少于3次;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教师集体学习及研讨不少于3次。
3.推荐:各学院在院级初赛的基础上,按照校组委会规定限额,择优向学校推荐参加校级比赛。
各学院应根据各承办学院发布的《校赛实施方案》要求报送相关资料,同时将学院工作方案、培训安排及照片报送各承办学院。
(二)学校决赛(2025年11月10日-11月19日)
各组根据比赛内容组织决赛。决赛时间地点由学校根据比赛进度另行安排。
(三)推荐省赛(2025年11月20日-12月7日)
学校决赛结束后,根据省赛下达名额择优推荐参加省赛。各承办学院负责参加省赛师生培训相关事宜。
五、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按照各组别参赛学生数的10%、20%和30%的比例评选。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组委会
(教务处代章)
2025年10月28日